明鲤(*/ω\*)渣渣灯

二三次两栖动物
写一点文(楼诚)
不写不看RPS及lolita
衍生/性转/可逆不拆
立志做个好画手/追求无性别主义
锐恐/精分/毒舌/神经
养老不上号,转战欧美圈

如晤(1-Ⅰ)【现代AU】

巴黎经济学教授和中国美院学生间的日常通信

格式已经没得差不多的书信体

#阿拉伯数字标号不同表示相互之间没有必然时间顺序


感谢阅读!


目录




如晤


1-Ⅰ


大哥:


今天是我随队外出写生第二日,途中没有意外,一切顺利,勿念。


离了杭州,我们到了绍兴,鲁迅先生之故土,鉴湖女侠之亡地。


我记得您大学时也常读鲁迅的文字,似乎颇有感触,我却似懂非懂,难有体会,大约是因为您教经济吧,对世间之事总看得比我透彻。

相比之下,我更能理解秋瑾先生胸中那份胆魄,若我生于彼时,怎么也难是以笔为刃、以文报国的人吧,唯热血,唯生命。


有些扯远了,您分明是要我给您讲旅途见闻的。


老师一直认为作画需先入世,今天带我们在老城区逛了一天,看河看街看人。

绍兴旧城已改称越城,其中还留着狭窄的水道,常常就在马路边,水量有些吝啬,不过冬末站在边上还是有寒气缠着人的。

虽说没有旧日的规模,仍隐约可品出数十年乃至百年前江南水乡之味来。其间尚有乌篷船穿梭,撑篙的扣着乌毡帽,生生在车马喧嚣间隔出一段旧日时光。这些船已经统一管理了,我们也乘了一回。

这和与你过三峡时登上的巨轮或在沪时搭的游艇是很不同的,船行微晃,晃得轻而缓,缓得悠长。视角有限,不似上两者开阔,胜在于两岸之人并行的新奇和身在画中的意趣。我觉得你哪日也该坐一回。


旧城的街道么,其实很寻常,繁忙而未见拥塞,想来也和我们所行时间不在高峰期有关。街上热闹,但不喧烦,你走着,能看见那热闹,但只是看见,如走马观花,让人有拥有它的错觉,可难以触及。


老师带着我们去鲁迅故里,看先生的园子,看先生的书屋,看先生的“早”字。老师对将名人故居开发成景区这行径一向不齿,叫我们多看少买,自己跑到旧友家喝茶去了。

不过我们还是尝了口绍酒,买了碟茴香豆,也靠了回咸亨酒店的柜台——咸亨酒店尚存,还拓了规模。其余并无印象,就是在一家店里看见了绍兴水乡与悉尼歌剧院相配的水墨墙绘,有点东西文化相遇的哲学意味。

还有,景区步行街的扇店冬日也是不关的,我便给大姐买了把折扇,缎面,印了海晏河清的图案,应该会和我们在苏州给大姐挑的旗袍相称。


对于人,只是对绍兴话感兴趣些。大概因为同属吴语,它和沪语或苏州话有几分神似,可也不过是神似,除了个别相似的发音和绵软的语调实在捕捉不到更多。

我们中间有个姑娘的外婆就是绍兴人,可她也还是听不惯绍兴话呢——不过当然是要比我们懂些。

语言这东西也真是奇妙。


晚上我们下了馆子,梅干菜扣肉比较有意思,回头做给你尝尝,就是这菜你不能多吃。

而臭豆腐、苋菜梗一类就不是我能欣赏的了。

此外还有诸多酱菜,似乎什么都可酱来吃,但我总觉长居于此有患高血压之险。

我们还正正经经地喝了花雕,酒液颜色很好,红得发棕,浮着鲛绡似的香气,能轻易入了你的肺、你的心、你的魂里去,温了喝很暖胃。

想来你陪大姐喝得也不少,不再赘述。


就写到这里吧,等这信到了巴黎,我们早离开绍兴了。


大哥,你一个人在外,要注意身体,三餐定时,必须吃热食,还有少喝咖啡、少吃甜点!另外及时添衣,冬末天气总是反复。


见字如晤,祝安。


弟诚

×月×日

于绍兴

 


附:国际邮件太贵了,能不能把手信换成电邮?


又附:大哥我们下次见面你的体重要是涨了三公斤以上,我就只能告诉大姐了。

 


评论(2)

热度(30)